
我對越南一直很有興趣。我孩提時代,美軍還有駐台。當時我看新聞,知道越南還分南越及北越。台灣政府支持的是南越,中國支持北越。
越戰打到1975年的四月三十號,當時美國已宣佈撤兵,西貢(現改為胡志明市)就在這一天『淪陷』(當時台灣媒體一律使用此字眼)。
1975年我唸小二。那年的四月初蔣介石翹辮子。整個氛圍讓你覺得台灣大概要步南越的後塵,因為『尾大』的蔣公也走了,亞洲赤化的版圖擴大。對我們這代的小孩來說,那種氛圍很肅殺,空氣是凝結的。。
多年後我才曉得台灣當時其實是美軍越戰調度和補給的後方基地。不少轟炸北越的長程B-52轟炸機,就是從台中清泉崗機場出發。
所以,台灣跟越南的關係其實是非常密切。
但除了從好萊塢的越戰電影外,多數台灣人對越南的認識和常識簡直是零。
舉個簡單的問題考你:越南用的文字是什麼?
就是這種。不過有些詞彙跟台語很像。我想以DNA分析,我們和越南人血緣可能會很近。
不清楚的人一直以為越南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大概是漢字吧?越南人,什麼胡志明,阮文紹,陳氏紅春....不是中國人嗎?
錯!我1992年在加拿大曾經邂逅一個越南妹,我還寫漢字給她看,結果她看不懂。XD!她一定認為這傢伙不是白目就是白癡。要把妹妹也不先做功課。越南在法國殖民時期,用羅馬字(越南人稱呼拉丁字母)建構了獨立的語言-文字系統,將一千年的中國漢字徹底去掉。
用今天的術語就是『去中國化』,因為越南這些獨立運動的領導人認為語言和文化的獨立,是擺脫外來統治的基礎。
越南古代應該是中國廣東(粵)或東南沿海的越族南遷的。在古代,越南和中國確實關係複雜。大中國的霸權主義一直想把越南列入版圖。但越南人一直不低頭。越南的抗中歷史超過一千年。其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所謂向中朝貢,有時也會起義獲取完全自主。但不管如何心理從不自認是中國的一部分。
越南開始出頭天是他們的民族英雄,也是國父胡志明運用智慧和過人的意志力,才在戰後建國成功。
明天9/2就是越南的獨立紀念日,也就是國慶日。(在越南先寫日再寫月,所以布條寫2-9)
路上已經掛滿這種紅旗準備慶祝。可惜我錯過了。
我這趟是跟成大台文系一位研究台語的語言學者組的團去的。只有停留河內(Hanoi)和下龍灣(Ha Long Bay)。
下龍灣是聯合國榜上有名的世界遺產。
越南總人口8000萬,首都是河內。那麼是哪條河經過河內呢?紅河。你如果看地圖你會發現紅河出海口叫『海防』。河內位在較內陸的地方。紅河流域產稻米。基本上住在這裡的人,孕育出的是水稻文化。
這是紅河橋上拍的。車在動,很難拍。我所在的橋可以開車子。我拍的是舊橋,有些橋只能有機車和腳踏車及人行。
中間那一節曾在越戰時期被美軍炸斷。但越南人的民族意識很強,他們在不到24小時就用人工搭起浮橋。我在麥納瑪拉(McNamara R.;美國越戰期間的國防部長)的越戰回憶錄有讀到這一段。第一次目睹紅河和鐵橋,感受特強。
補充一下:西洋人特別是法國人喜稱越南為印度支那(Indochina)。因為從地球儀來看,這是位於印度和支那之間的土地。
中國人喜歡翻成中南半島。其實又是大中國思想在作祟。把中國當成中心國,當然越南及寮國等變成是『中南半島』。這好像地理課本講台灣,就說台灣在『我國』的東南方。屁啦!那請問我國是『哪一國』?
所以不要再用中南半島這種錯誤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