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松園別館」為花蓮縣最完整的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全館建物共有四棟,主體建築為「折衷主義」 形式的磚木、鋼筋混凝土混合之二層洋樓建築;所謂「折衷主義」形式建築是指松園別館建築主體為巴洛 克風格形式,一、二層皆設拱廊,屋頂則是覆蓋日本式瓦頂,這種兼具東西合併的建築風格,便是「折衷 主義」的代表。「松園別館」前棟為坐西北向東南的二層樓房,除軍事公務用途外,兼具廚房、伙房、洗 衣間、睡房等宿舍設施;建築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後棟建築則為日式木造住宅形式,因常年荒廢且為 木構建築,致使損壞嚴重,保存現況較差。此外,東側另有兩棟增建建築,一是作為門房(衛戍房)用途 使用之木造建物;一是坐北朝南之鋼筋混凝土建築,後方則為另一棟日式木造公用宿舍住宅。




松園別館約建於1943年,為花蓮港「兵事部」辦公室,與附近的「放送局」、自來水場(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場)等皆有松林連成一片,由於視野直對北濱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具有天然制高點優勢,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輕易掌控出入於南濱海面船隻及南機場起降航機,形成日軍在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心。此園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軍官休憩所,傳言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征時也會在此集會。

戰後,此地由國民政府接管,1947年管理單位為陸軍總部,曾作為兵工學校之理化實驗室, 後又改作為美軍顧問團基地。1968年,再行交付行政院退 輔會管理。1996年退輔會擬以「旅館建地」出售,地方人士群起反對;2000年 7 月 13 日,由花蓮縣政府編訂為「歷史風貌專區」;2001年 12 月 20 日入選為「台灣歷史百景」的歷史建築;同年,獲選為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之一。民國 2002 年1月,由花蓮縣政府委託大藏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園區規劃設計,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則負責 民眾參與活動規劃。2003年 9月,再由花蓮縣文化局委託財團法人花東文教基金會負責經營管理,同年 「2003年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帶領松園朝向以藝文活動為主題的公共空間發展,演變至今,松園儼 然成為國內外藝術創作者群聚交流的場域;藝文的浸濡,同時也賦予空間新的生命語彙。未來以建構台灣唯一的「詩博物館」目標邁進。






松園大片的松林,百年來像綠色大傘般撐起,與蔚藍的海岸、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這些松林為了避免松材線蟲的侵害,農業局每年定期兩個月以藥物治療來防治。
除了松樹之外,尚有許多原生植物蔓生,像血桐、蕨類、芒草、榕屬植物等;其中以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為特殊,各種大小葉雀榕穿過水泥牆,伸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
後院的水生植物池更是生意盎然。自然生態與歷史空間交織融合成「松園別館」的特殊風貌,正是這裡獨特的美學所在






以上↑文字介紹摘自花蓮文化局網站。照片是我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fongwang 的頭像
    yifongwang

    yifongwang的部落格

    yifong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