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根據陸委會統計,國人每年平均約有三百萬人次赴中國從事旅遊、經商等活動,但多年來台灣旅客在中國旅遊的意外事件卻層出不窮,顯示台灣旅客並未獲得相對的保障,國人若赴中國旅遊,必須將人身安全顧慮列為重點考量。
陸委會曾委託學者研究指出,國內民眾赴中國旅遊的各項風險分別為:罔顧旅遊安全保障、車船機位超賣嚴重、冒偽商品猖獗、傳染疾病橫行、行程變更未先告知、強迫旅客購買特產、食宿等級未依合約及小費收取雜亂無章等等;導致國人在中國旅遊品質大打折扣,旅遊權益受損。
學者在報告中建議,兩岸觀光主管機關應聯手共同打擊不法業者,雙方將不法業者及其處罰事由等資訊作充分流通,以降低雙方消費者之權益受損。
陸委會呼籲國人赴中國旅遊時,不可因為兩岸在語言與生活飲食的相近而疏忽警戒,國人宜加強風險意識。
另為確保災害發生時獲得最妥善的處理,於行前宜了解相關旅遊資訊、意外發生時可以求助的單位,以及購買足夠的保險等。
嶺東技術學院張執中教授曾在陸委會委託研究中指出,歷年國人在中國旅行重大事故,如早期白雲機場空難、千島湖事件,到長白山翻車事件與台灣記者在新疆的車禍,以及其他盜竊、衛生等意外事件,都造成台灣旅客的傷亡。
他認為,遊客的激增雖然為中國當地帶來巨大的消費能量,但是意外事件頻傳、旅客投訴案件不斷,對中國發展旅遊產業形成負面影響。對台灣遊客而言,除了事前的慎選與防範外,事發當時的緊急應變也是必要的訓練。
此外,張執中建議國人除了避免財物露白外,也要避免情色交易等,減少是非上身,這些都是應具備的風險意識。
自由時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