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進黨黨內初選為了是否徹底排藍,吵得不可開交。有趣的是目前反對排藍民調的參選者,幾乎都是最愛上媒體貶低自己的黨,切割自己領導核心,及咒罵自己黨的支持者為「基本教義派」的人。這些人仗著統媒嚣張由來已久,原因無它,蓋因他們的媒體曝光的機會大過別人,因此民進黨內所謂70%的民調計分內占儘便宜。現在排藍的機制加入之後,這些人開始緊張了,因為這70%的排藍民調,他們極有可能從前排掉到後座。

這是個非常弔詭和諷刺的現象。代表一個黨要競選的候選人竟然在多數的時間要表演給不支持或排斥自己政黨的選民看,拼命投其所好,靠著敵對陣營的肯定來彰顯自己的民意基礎。久而久之,整個政黨呈現一種精神錯亂的價值,凡是跟隨統媒罵自己的,叫做「改革派」。反過來,在整個政黨面臨存亡關鍵,不離不棄奮戰不懈的人卻被污名為「保皇派」。這種凌遲深綠支持者的政治酷刑,多年來讓許多民進黨的支持者從含淚投票演變到冷眼旁觀,直到這兩個月前終於有人忍無可忍,才藉著廣播節目台灣人俱樂部發動的「手術刀行動」引爆。被點名的十一人直到此刻才感受到支持者的憤怒猶如排山倒海。這些被點名的人,聰明點的選擇低調尋求諒解,沉不住氣的則氣急敗壞,公開對幹。總之,排藍後的民調,讓他們初次感到民意和民調之間的差異,已經達到效果。

事實上,政黨政治講究是是政治主張的區隔。初選最重要的是選出一個能代表自己黨的候選人,這種民主ABC,對這些參選多年的政治人物怎可能不知。然而什麼是初選時最忌諱的呢?當然就是所謂敵對陣營的干擾戰術,也就是透過一切力量讓對手陣營的二軍出線。有鑒於此,在美國的初選制度中,為了怕對手陣營派人混入自己陣營「冒充」支持者(黨員),才會設計兩黨初選必需在同一天。登記為民主黨的支持者,就沒有機會再登記為共和黨的支持者。這種設計就是一種過濾。在台灣,正因為沒有這種完備制度的設計,因此在民調中加入排藍,其實也是類似的原理。

這些在媒體擅長投合藍營口味以搶奪民調比重的綠營候選人其實都不笨,甚至是聰明到機關算盡。他們現在最常用的辯解便是『排藍』就是排掉有本事爭取藍色選民的候選人出線的機會,如此一來民進黨的選票便不會擴張。他們這種論調有兩個假設:第一是綠色選民一定要無條件投他們,第二是他們得到藍色媒體的親睞等同於藍色選民的支持。然而這兩個假設都經不起驗證。首先,綠色選民已經對於『不投我,要投誰』這種綁架理論感到厭惡。這也是為何台灣社及一些獨派社團堅持這次總統初選要辦辯論的原因。如果以立委選舉來看,許多人甚至已經覺悟『與其選一個(號稱)自己人來凌遲自己,還不如讓敵人打敗自己』。更何況,立委選舉又不見得沒替代品,例如上回台北市南區的黃適卓取代沈富雄更是明證。至於第二個前提所謂藍色媒體的親睞等同於藍色選民的支持,如果可以成立,我想有些人也不用急到這種程度。既然有本事開拓票源,何不選藍色大本營的區域立委(如大安文山區),卻要躲在不分區內靠綠色選票的庇蔭呢?

因此,排藍民調不僅重要。依筆者之見也該適用於總統初選。阿扁總統在上個月底與本社餐敘時才承認,他搞了幾年終於參透了一件事:沒有中間選民。如果要對中間選民下定義,就是無意識選民,也就是靠『走路工』動員出來的選民,請問那是民進黨爭取得到的嗎?別傻了吧。真要貼近本土陣營的民意,請徹底排藍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fongwang 的頭像
    yifongwang

    yifongwang的部落格

    yifong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